2014年4月8日,西少爷第一家店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开业,主要售卖肉夹馍,以及擀面皮、小豆花、胡辣汤等具西北特色的快餐食品。该品牌的创始人孟兵曾担任腾讯、百度的高级工程师,创立之初就掀起一阵“互联网+”热潮,成为争相学习的创业典范。现在,西少爷的实体店已经在北京开到第20家。
为什么西少爷如此成功呢?
一、选址,跟着精英走
西少爷的店铺,主要分布在中关村、国贸的大型写字楼附近,客单价在23-30元。选址的策略很明确,跟着精英走。
以200平米的“五道口宇宙总店”为例,一个月光租金就需要16.2万。但五道口店的月收入在120万左右,所以地租成本并不是问题。
收入高也得益于“外带策略”制定,外带收入占西少爷总收入的30%。
二、以“产品经理”的思维做餐饮
孟兵倒一直在以“产品经理”的思维做餐饮:新流量(新顾客)、留存率(复购率)以及产品商业化(盈利)。策略是发力“复购率”,目前超过87%的用户都是老顾客。
对于拉新所需要的产品营销,并没有投入太多。有媒体问需不需要写公关稿件,基本都拒绝了。
三、出品标准化
“标准化”,首先是做到机械化生产。从制作馍到压馍以及摆盘,西少爷都有自己的机器。并且根据口味的变化不断迭代。
在后端管理上,西少爷对于店长的KPI考核标准也并不是营业额,而是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西少爷内部有专门的品质控制团队,会有“神秘顾客”对门店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指标非常细致,包括卫生情况、食物热度、馅料湿度以及分布情况、出餐速度等等。
肉夹馍系列
▼原味腊汁肉夹馍
这几年餐饮大热,特别是黄太吉后,很多设计师都在餐饮上创业。
我想把西少爷和黄太吉作个对比,并非成王败寇的论述,而是对设计师创业的一点警示。
一、职业惯性的对比
出身于腾讯、百度工程师的孟兵,他的思维是做出一个好产品,然后不断的打磨迭代,精益求精,这和他现在做肉夹馍是同一思维惯性。我看了几年孟兵的访谈,说来说去都是怎么把产品做得更标准化、更好吃了,没啥新意,唯有极致的打磨产品。
而出身广告公司的赫畅,思维非常活跃,不断追求创新,在营销上创新、在模式上创新。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给行业刮目相看的新思维、新玩法。
我觉得,这同样是一种职业思维惯性。在广告公司,创意人每天都要应付不同项目,想出多个奇思妙想的创意方案,久而久之,大脑就会非常有灵感,一点小的感悟和启发,就会闪出一个大的创意方案。
越是优秀的创意人,越是创意澎湃,越难压抑自己的创新!
让创意人每月做出一把新刀,很容易;让创意人连续几年都坚持打磨同一把刀,很难。
二、关注重心的对比
西少爷从创业到现在,关注的重心一直在产品上,把钱和心思都都花在这上。品牌的设计一直很土,最近才好些,而且在广告营销上没啥花招,连预算都没有。
而很多设计师的餐饮创业,关注的重心一直都在设计上,心思和钱都砸在设计和物料上,追求视觉效果和营销效应,反而容易忽视了产品本身。
所以,我见到很多设计师开的店,因为品牌视觉好、营销水平高,很快就窜成为了网红,但也又很快就没落了。
这都是我多次目睹,深为叹息的。。。
很多设计师创业前很清醒,但一旦做起来,不知不觉就深陷其中了。设计方案不断的改来改去,力求完美;不惜成本的添加物料,增加品牌体验感;营销方案一轮又一轮,奇招迭出,一不小心就偏离了产品这个核心,把心思和成本都用到了设计和营销上,这都是职业惯性。
所以,做餐饮,我建议设计师最好不要单独创业,让其他合伙人约束自己。品牌视觉也不要太高要求,不要怕没面子。在创业初期,其它做差点没关系的,60分就行了,产品才是关键,要做到100分,这才是最值得花心思和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