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调味品企业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记食品”)发布了2016年财报,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5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8%,净利润4079.5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26%。伴随着餐饮市场的复苏,从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来看,中炬高新、海天味业等在过去一年都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不过安记食品却遭遇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跌。
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安记食品试图了解更多的信息,不过该公司董秘拒绝采访要求并表示:“对于财报,监管机构也会要求我们召开会议,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我们到时候会通知机构投资者或者媒体具体时间、地点来参加,不过目前时间、地点暂时没有确定。”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安记食品在销售模式上比较依赖于经销商,在KA销售体系缺乏有力的运营能力。因此,在经销商不断索取利润,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它很可能形成业绩下跌的情形。”
太过依赖经销商
对于业绩下滑,安记食品在财报中提到,“由于募投项目中的销售网络建设及相关销售人员、产品推广费用增加554.05万元,使净利润同比下降10.23%;政府补贴减少225.65万元,使净利润同比下降4.24%;营业收入下降,以及根据市场变化推出部份低档产品抢占市场,致使毛利率下降2.39%,也影响净利润下降。”
资料显示,安记食品成立于1995年,2015年12月在A股上市。主营产品为复合调味料(粉),调味粉业务占主营收入比例超过75%,此外,业务还包括香辛料、风味清汤、酱类、以及天然提取物调味料等。2016年财报显示,其复合调味粉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同比下降4.71%。
事实上,2012年减少公款消费的“八项规定”出台之后,餐饮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包括安记食品在内的上游调味品行业也受到影响。经过三年的调整期,2015年,安记食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12%,复合调味料业务仍持续下滑,营收同比减少 8%。
据2016年财报,安记食品销售渠道以流通渠道为主,餐饮渠道、特通渠道和海外渠道为辅;流通渠道、餐饮渠道、海外渠道主要采取经销商代理制,对部分经销商采取分渠道、分品牌、分品项操作。此外,公司在特通渠道和部分餐饮渠道采用直销模式,直销客户为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酒店等,直销收入较小。
在2015年上市前,其招股说明书也显示,公司以经销业务为主,2012年、2013年、2014年和 2015年1~3月,经销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93.40%、94.56%、96.36%和 97.50%。招股书还提到,“公司经销商数量较多,实际有效的经销商家为400余家,如果不能对经销商进行有效管理,可能会潜在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
2015年年报当中,安记曾表示过“继续深化流通渠道,扩大直销的比重”的目标,但从2015年的销售费用看来,公司商超渠道费用下降,说明安记食品也许尚未对 KA系统建立直销体系。2015年,安记食品还加强了销售队伍建设,销售人员增加了15%,销售人员人均薪酬增加了36%,但就2015年年报数据看来,安记销售下滑状况并未得到改善,该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
对此,凌雁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指出,安记食品的销售模式比较依赖于经销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KA 销售体系,导致品牌力较差,销售渠道的短板也许制约了公司的发展速度,对业绩造成影响。
安记食品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短板。财报显示,2016年,安记食品巩固了原有流通、餐饮、特通的渠道,加快商超渠道布局、“快销调味品”推广销售。2016年,商超渠道新进场 NKA(nationalkey-account)458家,LKA(local key-account)337家,覆盖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大润发等大型连锁的商超系统。它还表示,未来仍将加大对“快销调味品” 销售渠道建设力度。
“对调味品品牌来说,一定是需要自己把控KA渠道的。因为当餐饮等相关行业受到大环境冲击时,如果没能有效把控KA渠道,企业面向家庭消费的转型很可能会比较乏力。安记食品直到2016年才大力推进KA 渠道的布局,虽说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工作还很多。”林岳说。
产能利用率低
林岳告诉记者,综合来讲,安记之所以营收下滑,是其短板遇到瓶颈之后显现出来的结果,除了缺乏KA渠道的开拓,其业绩下滑的原因还可能包括产能利用率低。
记者留意到,自2013年以来,安记食品产能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且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其招股书显示,以安记复合调味品为例,其产品设计产能为25000吨,但2011年至2013年,其产能利用率却逐年降低,分别为73.96%、67.34%、66.43%。天然提取物调味料下降也比较明显,该类产品设计产能300吨,其产能利用率从2011年的79.54%,到2013年已跌至17.41%。
在产能利用率下降、近几年业绩不理想的同时,安记食品仍在推进新增产能的项目。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募投的项目包括“年产 10000 吨1∶1利乐装调味骨汤产品生产项目”和“年产700吨食用菌提取物及1625吨副产品生产项目”。
2016年年报显示,按照招股书中的募投项目方案,安记食品在过去一年里,已开始落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0000吨 1∶1利乐装调味骨汤产品生产项目,厂房建设已投入6047.86万元;年产 700吨食用菌提取物及1625吨副产品生产项目,厂房建设已投入5056.44万元。
对此,林岳表示,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扩充,如果不能及时开拓新市场,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产能利用率低的同时又不断在扩大产能,实际上,安记不需要再做“加法”,而是要做“减法”,即减少产品线,多聚焦拳头产品,从而提高产能利用率,整合资源成为关键。
不仅如此,近年来,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调味品市场,鲁花、益海嘉里、中粮等都在布局酱油、食醋等调味品产业,而外资品牌如雀巢、联合利华、卡夫亨氏等也都在争夺消费者厨房酱料台的空间,还积极迎合消费者需求不断推出新品。安记食品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并不小。
“作为区域品牌,安记食品的上市和发展似乎有点赶鸭子上架,它的内部管理体系、平台,以及团队的运营能力并不是很强。它是随着整个火锅红利和餐饮红利的叠加和增长而崛起的。”朱丹蓬说,和外资品牌相比,中国调味品牌在管理体系、营销体系以及推广体系是相对落后,在调味品不断调整创新升级发展的过程中,诟病就会慢慢地凸显出来。
林岳也有类似的看法,“调味品这个细分的食品领域,还是需要经济大环境的衬托,比如餐饮市场,类似连锁的火锅店如果持续地升温,那么也会带动调味品市场的增长。如果没有这些红利的带动,调味品可能会停留在不温不火的状态。目前而言,这些因素都不是太明朗,如果调味品企业能够主动制造一些话题,从营销的角度去拉动市场,可能存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