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个月,热闹的南京与许多城市一样经历了“沉睡”的日子,暂失了大街小巷的叫嚷和拥堵的车流,又在冬融春至时渐渐醒来。早班车又载起梦想,高架桥也开始拥堵,上班族行色匆匆赶地铁,一家人走进餐厅享用美食……如今的每一个早晨,这座城市都在以某种方式绽放出更美的样子。
“新街口忙起来了 南京就好起来了”
新街口是南京城的中心区域,这个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的永远忙碌的十字路口,在疫情期间却像被“清空”了一般。一如既往地守着这儿的,除了矗立在中央的那座孙中山雕像,便是新街口女警中队的14名年轻女警。在她们的不远处,还有四家肯德基始终亮着灯。
25岁的女警冯小逸,自从参加工作后已经连续三年没能回安徽老家过年,今年单位特批了她的春节假,但在大年初二就被紧急召回,投入到南京城的防疫保障工作中。这些日子里,冯小逸每天站在淮海路和中山南路的交叉口,排查着零星的车辆。她总是随身备着口罩和消毒水,遇到偶有疏忽的市民,就送上这些物资作为提醒。
早班7点开始,晚班要到深夜才结束,赶不及食堂的热饭,便点一份肯德基宅急送,200米的距离,很快就能送到。“很多餐饮都没营业,只有肯德基外送是始终买得到。”热乎乎的辣翅和蛋挞是冯小逸最信赖的味道,在寒风中坚守的日子里,像是拥抱了一个老朋友。
二月下旬政府通知分批复工,新街口终于开始逐日恢复它的生气,肩负“排堵保畅”任务的女警们也随之忙碌了起来。到了三月,这天上早班时冯小逸看到马路对面的肯德基餐厅里已经有顾客在堂食用餐,周边不少商铺也都开了门,她知道,春天已经抵达了。连续两个月没休假的冯小逸工作起来更有劲了,她整整衣襟又站立在了路口,迎着朝阳英姿飒爽:“新街口忙起来了,南京就好起来了。”
“早高峰又开始堵了 好事”
83路公交车途径南京的数家医院、学校和公园,是每天最早运行、客流量最大的公交线路之一。疫情期间83路首班车时间延后、运行班次减少70%,原本早高峰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终点,这段时间跑完全程却只需40分钟。
开了十年83路的闻振东,两个月来一天没落地坚守在岗,很多时候都是驾驶着空荡荡的公交车,行驶在畅通无阻的主干道上,车里备着消毒液和体温枪,为零零星星的乘客服务。3月8日,南京最后一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随之而来的,是恢复5:20首班车的运行,12辆车轮转的班次,以及几乎满座的早高峰。晨练的老人、买菜的妇女、就医的居民,又坐上了这辆车,开启他们全新的一天。
春分这天,天还没亮,闻振东在发车前给车厢做第二遍消毒。肯德基移动餐车为致敬这些“唤醒城市的人”沿途开展送早餐活动,停靠在集庆门大街的83路总站门口,给闻振东和他的同事们送上了热腾腾的牛肉粥和大油条。闻振东挺惊喜,这些日子来他都用前一天晚上准备的冷粥将就一下,“好久没吃到这么好的早餐了。”他说起上高中的女儿从小最喜欢吃肯德基,平时常约着同学到肯德基做作业,如今只能在家复习,学累了也会“寻求安慰”到附近的肯德基坐坐。他决定,今天下班去买个全家桶带回家。
闻振东准点发了车,他要保障每个站点准时到站。7点之后路上行驶起来要慢些,他反而感到开心:“早高峰又开始堵了,好事。”现在闻振东就盼着学校复学,孩子的未来也能如期到来。
“年轻人着急忙慌骑车的样子 才是早晨的样子”
自2013年公共自行车在南京上线以来,街头巷尾,有这样一群被忽略的“红马甲”默默融进了城市的底色。平常日子里,上班族争分夺秒的通勤节点,也是公共自行车管理员们最为忙碌的时候。
车管员老程66岁了,清洁车棚、摆放车辆、检查零件……每天重复上百次的弯腰、蹲下,对这个年龄的老人来说并不轻松。疫情爆发后公共设备使用者少了,他休息了挺长一段时间。他说有一点庆幸在最冷的天气里不用早起,但大人没法上班、孩子没法上学,心里更多的是担忧。
随着复工潮的到来,老程第一个要求恢复早班工作。早上六点他开始对500辆公共自行车进行消杀,高楼广厦之下,那道忙碌的红色背影,又开始出现在市政服务中心广场。3月14日,一旁的雨润中央肯德基餐厅正式恢复堂食营业,这片商业区的早晨又热闹了一些。店员远远看见老程招了招手,虽然带着口罩却还是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听说南京政府开始发放消费券了,老程想着一定要带孙子来好好吃一顿。
很多从肯德基餐厅走出来的年轻人会到老程的车棚里骑走一辆自行车,老程总是要提醒一句“慢点骑,安全第一”。看着这些赶着上班的背影平稳远去,放下心来的老程俯身继续工作,他笑着说:“年轻人着急忙慌骑车的样子,才是早晨的样子。”
肯德基陪这座城市度过了一个没有雪却特别冷的冬天,遍布城内的百余家餐厅如同一个个“故事小站”,通过对美味的坚守,见证着人们对平凡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这些期待是通勤和复学,也是炸鸡和咖啡;是迎着晨光重新走上城市街头,互道一声“早上好”,彼此温暖相待。每个普通人都在用自己冒着烟火气的生活,去点亮南京的早晨,为复苏中的城市加油鼓劲儿。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一切美好,早晨都会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