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产业链优质资源加速整合,中国食品企业不断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

食品行业迎来新机遇

目前,中国对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食品,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出口国,多年来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中国企业将受益食品贸易全球化进程。

中国食品企业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出口量显著上升。以海南省为例,今年一季度,海南口岸共有1.15万吨、价值5046.5万美元的食品出口马来西亚、伊朗、阿联酋、约旦、格鲁吉亚等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同比分别增长73.23%、111.86%。出口的主要品种为水产品、糖果、琼脂、竹笋、芦荟粉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食品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网上丝绸之路大数据报告》介绍,以饼干、速溶咖啡和袋装奶茶为代表的马来西亚食品,2016年在天猫国际上的成交额同比增长140倍;印度的地毯、斯里兰卡的红茶、阿联酋的椰枣,都进入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

资料显示,2004年-2013年,全球食品贸易量从1.3万亿吨增长到3万亿吨,增幅为130%;十年间,中国食品贸易量从514亿吨增长到1850亿吨,增幅达到260%。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至2018年中国的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

食品企业加快“走出去”

食品企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在不断推进。其中,乳品企业成为“走出去”的先锋。近年来,中国乳业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乳品企业海外投资力度加大,先后有多家乳品企业走出了国门。

3月25日,伊利集团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了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揭牌仪式。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总体投资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伊利集团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牛奶消费国之一,伊利在大洋洲建设生产基地,并和当地科研院所合作,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除伊利外,其他乳业巨头在“一带一路”布局上多有落子。2016年11月,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开业。蒙牛出口产品包括常温、低温、冰冻食品三大业态;同时,蒙牛也在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地区进行布局。2015年3月,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以色列特鲁瓦集团77%的股份,特鲁瓦在以色列的市场占有率较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指出,中国食品产业需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出国门,促进食品贸易健康发展,食品市场空间巨大。